延安市宝塔区桥沟街道:派驻“指导员” 激活新兴领域党建“新引擎”
在推动新兴领域党建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延安市宝塔区桥沟街道党工委以精准之策、创新之举,切实扩大新兴领域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通过坚持问题导向,创新选派机制,强化履职管理,推动党建指导员队伍从“有形覆盖”迈向“有效覆盖”,为新兴领域的蓬勃发展注入强劲澎湃的“红色动能”。
精准选派,构建党建指导“立体网络”
新兴领域企业规模差异显著、分布零散,犹如繁星散落于广阔空间。桥沟街道党工委精准把握这一特点,按照重点企业专班引领、“双报到”党员全覆盖的工作思路,创新实施“分层 + 多元”选派策略,实现党建指导如春雨般精准滴灌。
对于 10 人以上的 29 家重点企业,街道精心选派 26 名副科级以上领导担任党建指导员。这些领导凭借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深厚的政治素养,深入企业开展深度指导。从党组织架构的科学搭建到规章制度的完善健全,全方位精准发力,为企业党建筑牢坚实根基,让党组织的旗帜在企业中高高飘扬。
同时,充分挖掘延安市财政局、延安市检察院等 97 家单位“双报到”党员这一宝贵资源,遴选 609 名政治素质过硬、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党员干部。按照“1 名党员指导不超过 5 家企业”的标准,实现对 1585 家 10 人以下企业的精准对接。这一举措有效破解了新兴领域企业点多面广、管理难度大的困局,使党的组织和工作触角如藤蔓般延伸至辖区 1614 家企业,为新兴领域党建破题开篇奠定了坚实基础,让党建的温暖覆盖到每一个角落。
精细管理,打造企业发展“红色引擎”
桥沟街道党工委严格落实组织运行清、从业人员清、党员队伍清、党组织清、负责人情况清的“五个清”工作要求,将线上沟通与线下走访有机结合,建立动态管理台账。这一台账如同企业的“健康档案”,确保企业信息实时更新、精准掌握,为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依据。
积极开展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如同播撒下希望的种子,为党组织发展储备源源不断的人才。深化“党建带工建”工作模式,指导企业组建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累计覆盖职工 3861 人。这些群团组织成为企业与职工之间的桥梁纽带,凝聚起强大的发展合力。
常态化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讲,精准解读惠企政策,让企业负责人深刻认识到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对党建工作的认同感和参与度。目前,已有 5 家企业主动将党建工作写入公司章程,这是党建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的重要标志。指导企业开展评星晋级、争创双强活动,打造两个“党建 + 业务”融合示范点,实现党建引领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让党建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助推器。
精心培育,锻造党建指导“专业铁军”
为确保党建指导员队伍长效发挥作用,桥沟街道党工委从管理、培训、考核三方面发力,努力打造一支“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的专业化队伍。
强化教育培训,提升履职能力。将党建指导员培训纳入街道“两新”党务干部培训体系,开展岗前专题培训。通过以会代训、实地观摩等形式,定期组织政策理论、群众工作方法等专题学习。这些培训如同充电站,帮助指导员提升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让他们在工作中能够“把准方向、破解难题、促进发展”,成为党建工作的行家里手。
严格日常管理,压实工作责任。建立月调度、季小结、年考核全周期管理机制。每月抽查驻企情况,要求指导员每月驻企不少于 4 个工作日,并严格核查工作日志,确保指导员真正深入企业、发挥作用。每季度召开工作推进会,总结经验、剖析问题,及时调整工作策略。每年由街道党工委牵头开展全面考核,考核结果与党员“双报到”积分挂钩。对履职不力者限期整改,对表现突出者予以表彰奖励,形成奖优罚劣的鲜明导向,激发指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凝聚多方合力,优化工作生态。街道、社区主动靠前服务,定期走访企业了解需求,为指导员开展工作提供有力支持。搭建经验分享、案例研讨平台,促进指导员与企业负责人沟通协作,共同破解发展难题。通过专题宣传、成果展示等方式,扩大党建工作影响力,营造“以党建促发展”的浓厚氛围,让党建成为新兴领域发展的亮丽名片。
宝塔区桥沟街道办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将继续砥砺前行,不断探索创新,为新兴领域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力,书写更加辉煌的党建篇章。(雷亚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