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离你更近的信息 汇聚向上向善的力量
您的位置:首页>潮评

树好党员应有的样子

  • |
来源:和谐陕西网 作者:贺欣欣 发布时间:2025-11-17 09:30:50

  87岁的老党员苏甲录写了十万字学习笔记,退休干部李爱民自学新技能为居民修电器,谷文昌一辈子扎根海岛修党性——他们的故事印证着,“活到老、学到老、修养到老”不是口号,而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


  “学到老”是跟上时代的“必修课”。现在不是“吃老本”的年代,群众的需求在变,工作的要求也在变。村里的支书以前可靠经验管村务,现在得学数字化台账,不然连村民的医保缴费记录都查不明白;社区干部以前调解矛盾靠“嘴皮子”,现在还得学心理疏导、法律咨询,才能真正解开群众的“心头结”。新质生产力、数字化治理这些新课题不断涌现,党员干部要是停下学习的脚步,很快就会本领恐慌。就像有的干部面对乡村振兴新政策理不清思路,有的对基层治理新方法摸不着头脑,说到底都是学习不够。只有不断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岗位专业知识,才能看清发展大势,找准工作抓手。苏甲录老人67年党龄仍坚持读报记笔记,恰恰说明学习是党员一辈子的事。


  “修养到老”是党员本色的“压舱石”。党员的修养不是一时之功,稍有松懈就可能出问题。谷文昌说“当领导的要先把自己的手洗净”,女儿结婚连根木头都不批;李爱民帮人修电器分文不取,自掏腰包买零件,这都是修养的日常体现。现实中,有的干部晚节不保,正是因为放松了党性修养。“以学正风”就是要党员干部通过终身修养,守住廉洁底线,牢记为民初心,不管岗位变不变、年龄长不长,都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其实,“活到老、学到老、修养到老”,说到底就是党员干部一辈子不丢“初心”。年轻时学本领是为了干好工作,年老了学新东西是为了不脱离群众;年轻时守规矩是为了树形象,年老了保本色是为了给后辈做榜样。就像那些还在社区里忙前忙后的退休老党员,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凭着一辈子“不停学、不褪色”的坚持,就让大家看到了党员干部该有的样子。


  对年轻党员来说,“学到老、修养到老”不是遥不可及的标准,而是身边老党员传下来的“接力棒”。不管是刚入职的干部,还是干了几十年的“老兵”,只要把“学习”当日常,把“修养”融言行,就能在为民服务的路上,走得稳、走得远。(贺欣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责任编辑:顾宸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