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延长 能源之光——写在延长石油创立120周年之际
广袤厚重的陕北,是一片神奇而富饶的土地。
这里,红色革命的星星之火,曾以燎原之势涤荡神州,造就了一个崭新的中国。而在她幽暗致密的地层深处,沉睡亿万年的黑金石油,亦在近代的风云际会中喷涌而出,点燃了民族石油工业的熊熊圣火。
120年前,中国陆上第一个石油企业——“延长石油厂”在陕西延长县创立,开创了中国近代石油工业的先河。百廿载以来,延长石油坚守能源报国之志,始终与国家和民族命运同频共振,在党的领导下埋头苦干、奋勇向前,从单一石油开采企业逐步成长为国内独有的“油气煤三足鼎立、电化材多元支撑”的大型能源化工企业,书写了一部激荡双甲的壮丽史诗。
从火种初燃到“功臣油矿”
延长有石油,史不绝书。从《汉书》的“洧水可燃”到《梦溪笔谈》对“石油”的首次命名,延河边自然出露的油苗,从遥远的古代一直流到风雨如晦的20世纪初。
彼时的旧中国,兵祸连连、民不聊生,西方列强长驱直入,妄图窃夺陕西的石油资源。在一批仁人志士奔走呼吁、不懈斗争下,1905年延长石油厂正式创建,1907年9月打成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延一井,10月建成第一座炼油房,自此拉开了中国近代石油工业的序幕,结束了中国陆上不产石油的历史,打破了“中国贫油”的悲观论调。
从积贫积弱的晚清,到军阀混战的民国,延长石油在夹缝中求生存,在艰难中组织生产,注册了中国石油工业最早的“石马”“双枪”“雁塔”“锦鸡”商标品牌,保护着民族工业的火种不灭,支持着资源自主开发的信念不变,成为烛照神州的能源之光。
历史,总是在偶然中创造着必然。1935年,陕北红军解放延长县,筚路蓝缕、飘摇无根的延长石油厂,终于回到党和人民的怀抱,并成立了中国石油工业史上第一个党支部。从此,红色成为一以贯之的灵魂底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面对敌人的包围封锁、骚扰破坏,在无设备、无技术、无资金的困境中,延长石油在党的领导下因陋就简、土法上马,相继打成一批旺油井,生产出大量煤油、石蜡、擦枪油、油墨、凡士林等产品,同时积极扩大定边盐场食盐生产,为党中央和边区军民用油用盐、打破经济封锁、支援前线提供了重要物资保障。延长石油被誉为“功臣油矿”,定边盐场成为“中央第一财政”。
值得永远铭记的是,毛泽东同志于1944年、1943年分别为延长石油厂厂长陈振夏、定边盐场打盐总指挥罗成德题词“埋头苦干”“不怕困难”,成为百年延长薪火相传的精神财富和优良传统。
与时俱进 勇立潮头
新中国成立后,延长石油体制虽经多次变动,但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三年困难时期、特大洪水侵袭等重重困难,不断革新操作工法,努力维持生产,1959年原油产量突破1万吨。其间,延长石油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先后向全国石油战线输送了1480名管理和技术人才,有力推动了玉门、新疆、大庆等油田的开发建设,被誉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延长油矿,春天的故事也在这里掀开了新的一页。20世纪80年代,在国家原石油工业部和陕西省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延长石油破旧立新、锐意改革,掀起大干快上热潮,推动生产迅速发展,1984年原油产量突破10万吨,1997年原油产量突破100万吨。同时实施了永坪炼油厂技术改造,先后建成投产延安炼油厂和榆林炼油厂,并带动陕北14家县办钻采公司起步发展。
特别是经过1998年和2005年两次重组整合,随着兴化、西橡、华特、化建、西北院、陕化院、燃气等多家企业先后加入延长石油,企业迈上了集团化、规模化发展快车道。2007年延长石油原油采炼均突破1000万吨,2010年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并逐步形成“一业主导、多元支撑”产业格局,实现产量、规模、技术和管理的全面跨越,成功转变为现代化大型能源化工企业,有力带动陕北革命老区经济社会蓬勃发展,彰显了“企地共生、协同发展”的国企担当。
从“一油独大”到“巨木成林”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使命呼唤新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延长石油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布局,大力实施“油化并举、煤气电并重、新能源新材料并兴”产业战略,坚持“实干为先、改革为要、合规为基”工作主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开启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规模实力快速提升。延长石油有效应对多轮洪涝灾害、低油价和世纪疫情冲击,保持了稳中有进、质效提升良好发展态势。2013年成为我国西部地区首家世界500强企业,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162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900亿元,资产规模从2139亿元增长至5059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603亿元、实现利润932亿元。
——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延长石油原油产量保持千万吨规模稳产增产,进入全国第七大油田;天然气产量达到120亿方以上,跻身全国第四大气田,2024年油气当量实现2000万吨历史性突破,入选全国油气勘探开发十大标志性成果;煤炭产能迈上5000万吨大台阶,火电装机投产及在建932万千瓦;建成化工品产能800万吨,迈入全国聚烯烃行业第一方阵,实现由过去“一油独大”向“油气煤三足鼎立、电化材多元支撑”的历史性转变。
——科技创新硕果累累。延长石油建立并持续优化自主研发体系与产学研合作,出台支持科技创新18条改革新举措,完成化工领域4家科研机构整合,建成油气、化工重点实验室。近10年累计研发投入600多亿元,先后承担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18项,攻关掌握了特低渗油气田勘探开发、合成气直接制低碳烯烃、CCUS全流程一体化等20余项国内外领先创新技术,建成投产煤油气综合利用、合成气制乙醇等10余个全球首台套装置,30多项产品填补相关领域空白,成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和陕西省首批创新型企业。2014年、2023年两获中国工业大奖,成为我国石化行业唯一双获中国工业大奖企业奖和项目奖的单位。
——企业改革走深走实。延长石油高质量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和深化提升行动各项任务,被省国资委评定为A级,所属榆能化、燃气新能源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企业”,延长壳牌混合所有制改革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典型案例。搭建“533”集团三级管控体系,建设精干高效集团总部,完善“一企一策”差异化考核。完成物流、天然气、装备制造、科研、煤电等24项产业整合,提高了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物流集团跨入中国物流企业50强。推动优质资产股改上市,实施兴化股份、陕天然气相关资产重组,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
进入新时代,延长石油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精心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产业结构从“一枝独秀”到“巨木成林”,书写了百年基业长青的辉煌新篇章。
履责惠民 延长担当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作为从革命老区成长起来的国有企业,延长石油主动扛牢国有企业政治、经济和社会三大责任,助力陕北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和振兴发展,当好陕西经济社会建设的“稳定器”和“压舱石”。2006年至2024年,延长石油累计缴纳税费7623亿元,财税贡献连续多年保持全国地方企业前列。近10年来,延长石油以陕北地区为重点布局建设了一大批重大能化项目,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绿色低碳转型。“十四五”期间招聘大学应届毕业生和社会化用工1.2万人,助力全省稳就业。
延长石油多次实施汽柴油质量升级,向消费者提供更加清洁环保的高标准车用燃油,2014年、2022年先后助推陕西成为西部首批实施国Ⅴ、国ⅥB燃油标准的省份;创建了榆能化公司等一批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和节能“领跑者”企业,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相得益彰;积极落实陕西省关中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城镇人口密集区危化企业搬迁改造战略部署,实施兴化易地搬迁升级改造,推动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为了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延长石油充分发挥天然气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主动担责、全力保供,累计供应民生用气超过100亿方,占到总产量的五分之一,圆满完成采暖季天然气保供任务,用行动诠释国企担当。
在企业成长壮大的同时,延长石油始终不忘回报老区、奉献社会,实现企业与地方融合发展。近20年来,延长石油累计向延安、榆林缴纳石油开发费、特别收益金超过900亿元,助力陕北老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依托石油产业,陕北11个贫困县提前脱贫,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过去10年间,延长石油充分发挥产业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因地制宜布局能源化工、果业冷链储运、大棚拱棚种植、特色畜禽养殖、茶果副业加工等一批见效快、成色好的帮扶项目,大力开展消费帮扶活动,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
目前,延长石油及所属企业在帮扶的延川、清涧、定边、绥德、佳县、长武、紫阳等7县13个行政村,先后投入5680万元、建成38个帮扶产业,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各帮扶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20万元,其中集团公司帮扶的延川梁家河村集体年收入突破135万元。延长石油领衔的延安脱贫攻坚合力团先后投资1.145亿元,建成优质果园、智能选果线等13个产业帮扶项目,辐射带动当地500多户贫困户脱贫奔小康。
此外,延长石油还积极赞助全国“十四运”和省“十七运”,筹资10亿元驰援延安抢险救灾,累计捐赠近2000万元物资助力疫情防控,并长期支持援藏、扶贫济困、节日救助等慈善事业,荣获陕西省助力脱贫攻坚优秀企业称号。
……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从早年人工凿井时沾满黄土的臂膀,到如今人工智能操控大屏前那专注的目光,从战火中守护民族石油工业火种的坚守,到新时代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坚定,一代又一代的延长石油人用热血与初心演绎了一曲激荡双甲的浩然长歌。
临近2025年末,延长石油捷报频传。11月7日,延长气田年累计生产天然气101亿方,较上年首次突破百亿方提前41天,全年产量有望达到122亿方,将再创历史新高。无独有偶,11月11日,延长油田年累计生产原油1011.81万吨,顺利实现年千万吨以上规模“十九连稳”。
站在120周年新的历史起点上,延长石油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油气煤并重、电化材并兴”产业战略,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优化提升油、气、煤、炼油化工、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氢能、氦气等新能源产业,延伸发展精细化工和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具有延长特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低碳综合能源化工企业,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贡献“延长力量”!(延长石油集团供稿/图)


陕公网安备61010302000925号